学校新闻-新闻内容

                中国中铁第二批校企联合培养作业层技能人才培训班
                                      开班典礼在我校隆重举行

                                                            时间:2015-06-01
        2015年6月1日,中国中铁第二批企校联合培养作业层技能人才培训班开班典礼在我校举行,中铁宏达资产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董晓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劳资社保部高级经理曾庆光出席典礼并作重要讲话,中铁三局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李波致贺词。中铁三局宏达分中心主任朱惠国、中铁宏达资产管理中心战略规划部赵立辉、山西省铁路工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苏永东出席典礼,学校相关领导、任课教师和来自中国中铁作业层的培训学员共130余人参加了开班典礼。典礼由朱惠国主任主持。
        董晓明书记对学校要全面落实好股份公司培训计划,深化校企合作,高质量完成各工种班次培训任务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指出加强企校联合,采取订单式培训模式,对施工生产急需工种和骨干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工程施工作业水平,是中国中铁适应"四个全面"新常态,加快建设学习型企业,着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深化企业改革,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必须把搞好作业层技能人才培训作为全面检验综合实力和培训能力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各方资源,集中智慧力量,切实把作业层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确保作业层技能人才培训工作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学校要为完成培训任务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要保证必需的教学器材和设备设施,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要优化培训环节、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培训质量、确保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四是要进一步增强学习动力。学员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培训的现实意义要倍加珍惜这难得的机会,端正学习态度,服从学校管理,认真接受培训,真正做到学有所获、能有所用,切实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曾庆光经理在讲话中代表股份公司劳资社保部对本次培训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深刻认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指出中国中铁的改革发展和工程项目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作业层,各类技能人才。中国中铁企校联合订单式培养作业层技能人才是针对这种现实需要研究确定的重大人才素质工程,是要着眼中国中铁的长远发展,积极有计划地系统、科学储备优秀骨干技能人才;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培训质量。学校要细化工作安排,落实具体责任。要组织优秀师资,确保师资力量。要确保教学和实作场地器材的配置。要强化纪律,抓好安全。要热情授课,确保质量;三是要认真学习,掌握本领。要求全体学员端正态度,遵章守纪,把握机会。同时对参培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了说明。
        开班典礼上,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苏永东对参加典礼的各位领导和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培训工作的筹备情况做了介绍,同时对股份公司第二批企校联合订单式培养作业层技能人才培训班在我校开班进行了表态。苏永东表示学校有信心、有决心在股份公司、中铁宏达中心和中铁三局等各级领导的指导帮助下,将本次培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为促进中国中铁基层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50601_01
                                                              开班典礼现场

                     20150601_02
                                                             董晓明书记讲话

                     20150601_03
                                                             曾庆光经理讲话

                     20150601_04
                                                               李波部长致辞

                     20150601_05
                                                          朱惠国主任主持会议

                     20150601_06
                                                              苏永东校长致辞